雖然我是編輯,但我學的也是資訊。在訪問本書作者Jeff的過程中,我腦海裡浮現出那些踏入高科技產業的朋友們。他們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電子新貴,彷彿進了一家有名的電子公司之後,以後就不愁吃穿,未來應該一路平步青雲了。
但直到後來,每次只要有機會找他們出來見個面,一個個白髮蒼蒼,身形憔悴,讓我不禁為這些朋友感到心疼。
以下文章是節錄自從友達到心橋一書。在此藉著這篇文章,也向天底下所有的工程師致意!
竹科工程師的願望(試讀)
科學園區工作有一個特色,像在押寶。這些高科技產業需要擴張,擴張需要資金,所以他會邀請員工入股籌募資金。員工拿出自己的資金入股,你是股東也是員工,那等於是你付薪水給自己,你還得付出自己的勞力、心力,去把產品生出來,這就是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基本模式。
那,員工賺的是什麼?就像是賭注,如果這個行業後來像飛機起飛一樣不斷爬升,股票行情當然就水漲船高,原來的500萬就變成5000萬。但押錯寶的話,就會賠掉不少錢。
科學園區迷人的地方,就在這裡,就像是掏金。
其實,待在竹科很多人的夢想真的很簡單,就是到科學園區去撈一票,然後退休,去花蓮買塊田蓋民宿,這是很多科技人的夢想。其實他們沒有要在科技業裡面待一輩子,但是最後還是會為了高薪而待下來,雖然他們的夢想是去買一塊田,然後去經營民宿過田野生活,沒有收成也沒有關係,反正生活上不會有憂慮,因為有股票嘛,但是真的去實現的人不太多。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從高薪的工作裡跳出來?有多少人真的撈到那些資產?有多少人可以放棄那個頭銜,那個身份,那份虛榮?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圓夢?
很多人想走夢想的這條路,但不敢走,真的不敢走。來心橋只是我個人的夢想,也不見得只是夢想啦,只是覺得這條路的方向比較正確,就好像當初我從大霸電子做傳真機修正成進入TFT LCD那個方向才是比較對的,因為那才是要起飛的班機。然後,從友達修正到心橋,一樣,這是另一班要起飛的飛機。可是有多少人有勇氣去修正?這是我從友達到心橋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主軸。
因為在科學園區裡,有夢想的人很多,但是他們第一個考量的是:那錢怎麼辦?那經濟怎麼?家庭怎麼辦?小孩子怎麼辦?父母怎麼辦?我之前也會擔心這些問題,從大霸電子轉友達,我不怕嗎?怕死了,那麼多人跟我講,只是憑我的直覺,這個方向可能會好一點點,可是我不怕嗎?我怕呀,嚇死了,怎麼會不怕?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